旧城绿色改建的技术路径简析
发布日期:2021-12-21 来源: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旧城绿色改建的技术路径简析

王统辉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目前,世界各国的建筑业都已普遍进入了下半场。毫无疑问,旧城改建已然成为今后城市更新和迭代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多数中小城镇的旧城改建都只是刚刚涌始,综合性考究原因,除了经济、政策、地域、规划、产业基金、市场需求、参与方等多元化矛盾外,改造理念作为旧城改建的主要纲领性方向,而技术路径则为旧城改建的基础,基础和方向的缺失和不协调是影响今后城镇旧改的主要原因。本文基于城镇老旧小区绿色改建理念的技术路径分析,对目前旧城改建做以下总结性概况,为今后旧城绿色改建的落地与实践提供必要的可行性参考。

 引言: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的指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旧城改建已由传统的“三旧改建”过渡到了今天的“绿色改建”,未来“绿改”必将会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城市更新和迭代的新动能,旧改的主力军,发展潜力巨大。


  1.旧城改建的国内外现状


  我国有着悠久的城市文化群和城市文化史,旧城改建作为城市本身循环规律的生长,准确把握旧城改建的发展方向,对合理引导城市正常更新建设意义重大。随着存量时代的到来,“旧城改造”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1]。19世纪欧美等发达国家就已经先后开始了城市更新下的现代住宅设计改建之路,尤其是英、德在绿色改建和建筑节能方面成果显著,有目共睹。我国的旧城改建进程起步相对较晚。目前,当代中国的旧城改建理念和技术路径手段已成为社会各界突出的研究问题。


  1.1旧城改建的政策与未来趋势


  2019年4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老旧小区改革工作的通知(建办城函[2019年]243号)[2],明确指出要准确把握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和标准,科学指定老旧小区改造计划。2019年6月1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部署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会议认为要鼓励金融机构和地方积极探索,以可持续方式加大金融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就当前而言,老旧小区改建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又是发展工程,积极推进老旧小区绿色改建,顺应群众期盼改善居住条件,社会各界愿望强烈。据多方文献与数据统计分析,全国急需改建的城镇老旧小区基数庞大且涉及面广,地域差异性大,改建标准不统一,改建任务十分繁重。


  1.2我国旧城改建的新路径


  我国旧城改建主要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兴起于本世纪初。1992年,清华大学召开了“92旧城高级研讨会”,30多位国内外行业知名专家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旧改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与实践等展开讨论,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旧城改造的专著—《旧城改造规划、设计、研究》。自此,中国开启了旧城更新、旧城改建、城市更新的新历程。目前,在一、二线城市的旧城改建如火如荼大背景下,社会各界就关于对旧改的改建理念、技术体系、合作模式等展开了大讨论,在很多观点上甚至是争锋相对。当然,具有前瞻性且积极而有效的旧城改建工作有利于推动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实现旧城改造的重要机制[3]。当前,城市旧城区在快速城镇化的冲击下,所呈现出来的空间破碎、功能紊乱、业态滞后等问题[4]越来约突出,城市韧性被堵死,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而旧城绿色改建理念与技术路径可激活城市的韧性和缓解社会矛盾,同时为城市自我修复机制带来了新的改建理念和改建途径。


  2.1旧城绿色改建所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多元化利益与复杂化竞争之间的社会博弈是一个永恒的哲学话题。市场经济下多元利益的共存和竞争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实[5]。旧城绿色改建是以旧城或小区为绿色改建单元,通过绿色建筑的改建理念和技术手段对包括人口、自然、建筑、科技、健康、文化等在内的城市生态结构进行融合,因地制宜地调节各种绿色因子及其绿色幅,最终将旧城改建为生态型城市多功能区的过程,是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城市更新领域的体现[6]。而,政府与社会各参与方合理引领规划“绿改”新布局可以调整城市国有用地和集体用地的用途,对提高城市用地容积率与建筑密度,增加人口与就业机会具有积极地良性作用。当前主要表现为要积极引导城市700万套“旧改”向“绿改”的落地,可新增投资额达7000亿以上,直接与间接增加就业岗位700余万个,可加速碳峰值拐点的提前出现,推动碳中和目标的提前实现。当前,政府鼓励各参与方积极推动正确的“绿改”是实现城镇低碳、可持续、增强城镇韧性的首选之路;正确的“绿改”是“补短板”丰富供给多样性与满足建筑多元化要求的必然选择;正确的“绿改”要鼓励民营经济涉入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同时是缓解社会多元化矛盾的重要手段;正确的“绿改”要“适老化”,必须将无障碍通道、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社区康养、人文景观等纳为必备项;正确的“绿改”必须要由民众点菜和专家设计相结合,“绿改”要由低收入者说了算。


  2.2我国旧城绿色改建主要存在的问题


  旧城绿色改建是绿色建筑理念和技术路径与多元化的城市结构和多样化的市场行为之间的合理融合,包含理论观点、技术壁垒、规划设计、改建实施路径等诸多内涵。旧城绿色改建打破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对抗的建筑二元论,可引领城市建筑的历史文化、生活环境、价值观念、政策法规、空间布局、自我修复等多方面的根本性转变。虽然目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旧城绿色改建存在着诸多利益主体之间的多元化利益分配等问题,但究其根本原因主要还是缺乏长久地科学的规划,先进的理念和可靠的技术支持。而,目前国内在旧城绿色改建方面主要普遍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点:⑴重当前形式,缺长远意识;⑵重本土技术,缺技术创新;⑶重概念指导,缺标准规范;⑷重部分改建,缺整体设计;⑸重领导意志,缺社会参与;⑹重政府统筹,缺企业加盟;⑺重穿衣戴帽,缺功能需求;⑻重硬件翻新,缺软件植入。


  2.3旧城绿色改建的主要实施路径


  当前,旧城绿色改建的实施路径主要依靠“硬件”改建和“软件”提升为双向驱动,为旧城改建提供新引擎,为城市更新提供新动能。其中“硬件”改建主要以技术内容为基础致力于改善居住环境和建筑物的韧性空间;“软件”提升则是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导科学化、智慧化的小区管养方式,提升建筑人文内涵和居民的幸福获得感。


  ⑴“硬件”改建大体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①社区环境的景观改建及相关配套设施,重点包含景观风貌、雨水控制、社区跑道、社区环境改建等的景观设施改建。


  ②建筑物本体的建筑改建及相关配套设施,主要包括市政管线、环卫设施、安防设施、道路优改、保温隔热、屋顶改建、屋面修缮、屋面太阳能改建等的建筑设施改建。


  ③建筑物本体的结构改建及相关配套设施,主要包括建筑结构、建筑立面、建筑设备、公共空间改建等的结构设施改建。


  ④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改建及相关配套设施,主要包括高性能门窗、设置外墙节能保温、设置房屋降噪措施、安装附加遮阳设施、安装电梯等围护结构设施改建。


  ⑤建筑物市政改建及相关配套设施,主要包括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市政、水电、暖气的维修完善等市政设施改建。


  ⑵“软件”提升大体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①物业管理:探索“区级统筹,街镇主导,社区协同,居民参与,企业加盟”的“五方联动”协调机制,共同参与社区综合治理。


  ②智慧社区:充分利用建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手段,搭建信息公告系统、老幼活动系统、安全卫生系统、健康步道系统绿地净化系统、智慧围界系统等智慧化软件系统,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现代化、智能化生活环境,构建信息化新型管理形态的人性化社区。


  ③健康防疫:新建社区入口灭菌站,无接触快递收发区,生化垃圾收集处理站等健康防护设施设备,以此来提升社区防护韧性和社区综合管理水平,勇担防疫使命的“最后一公里”。


  结语:旧城绿色改建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延伸方式,同时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低碳发展的新动能,未来发展趋势已毋容置疑。现实中的旧城绿色改建要以“四节、一环保和以人为本”的绿色建筑理念为指导,践行设计先行,技术依托,硬软件兼顾,全民参与,多方加盟的综合设计思路,各地要统筹负责,按照居民意愿,依托现代化技术手段,重点改建小区建筑与结构配套及市政基础设施,综合提升城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



上一篇 : 邬贺铨院士:实现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四个转变
下一篇 : 新时期,城市更新到底该怎么做?
江西省科协网站
江西省住建厅网站
中国建筑学会网站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网站
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联系电话:0791-86256517;地址: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省政府大院机械大厦9楼;邮政编码:330046;备案号:15693441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