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国家标准《零碳建筑技术 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7-25 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国家标准《零碳建筑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开展<零碳建筑技术标准>编制工作的函》(建司局函标〔2021〕38号),我部组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等单位起草了国家标准《零碳建筑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见附件)。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关单位和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电子邮箱:zhangshicong01@126.com。

  2.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3年8月18日。

  附件:零碳建筑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2023年7月19日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P                                                  GB/T xxxxx – 202x

 


零碳建筑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zero carbon buildings

 

 

 

(征求意见稿)

 

 

 

 

 

 

 

 

 

 

 

 

 

20xx-xx-xx 发布                          20xx-xx-xx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零碳建筑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zero carbon buildings

GB/T xxxxx – 202x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日期:20xxxxxx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xx 北京


 

 

根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开展<零碳建筑技术标准>编制工作的函》(建司局函标 [2021] 38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技术指标;4. 建筑降碳设计;5. 区域降碳设计;6. 低碳建造;7. 低碳运行;8. 检测与判定;9. 碳抵消。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 30 号,邮政编码: 100013)。

 


1 ............................................................................................................ 3

2 ............................................................................................................ 4

3 技术指标...................................................................................................... 8

3.1 室内环境参数.................................................................................... 8

3.2 建筑碳排放指标................................................................................ 8

3.3 区域碳排放指标.............................................................................. 10

4建筑降碳设计............................................................................................. 13

4.1 建筑设计.......................................................................................... 13

4.2 围护结构.......................................................................................... 15

4.3 机电设施.......................................................................................... 17

4.4 新型供配电...................................................................................... 18

4.5 可再生能源利用.............................................................................. 19

4.6 监测与控制...................................................................................... 20

5 区域降碳设计............................................................................................ 21

5.1 规划与设计...................................................................................... 21

5.2 智慧区域.......................................................................................... 24

6 低碳建造.................................................................................................... 26

6.1 施工管理.......................................................................................... 26

6.2 施工措施.......................................................................................... 26

6.3 拆除与回收...................................................................................... 27

7 低碳运行.................................................................................................... 28

7.1 一般规定.......................................................................................... 28

7.2 调适和维护...................................................................................... 28

7.3 低碳运行管理.................................................................................. 29

7.4 低碳行为.......................................................................................... 31

8 检测与判定................................................................................................ 32

8.1 一般规定.......................................................................................... 32

8.2 检测与监测...................................................................................... 32

8.3 核算.................................................................................................. 32

8.4 判定.................................................................................................. 33

9 碳抵消........................................................................................................ 35

附录A建筑碳排放指标计算....................................................................... 36

附录B建筑碳排放指标计算报告书........................................................... 38

附录C区域碳排放指标计算....................................................................... 44

附录D区域碳排放指标计算报告书........................................................... 48

引用标准名录................................................................................................ 53


 

1

1.0.1 为实现国家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降低建筑用能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营造健康舒适的建筑室内环境,发展可再生能源和零碳能源建筑应用,引导建筑和以建筑为主要碳排放的区域逐步实现低碳、近零碳、零碳排放,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与既有改造的低碳、近零碳、零碳建筑与区域的设计、建造、运行和判定。

1.0.3 低碳、近零碳、零碳建筑与区域的设计、建造、运行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0.1 低碳建筑 low carbon building

适应气候特征与场地条件,在满足室内环境参数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降低建筑用能需求,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建筑蓄能,符合本标准第3.2.13.2.2条规定的建筑。

 

2.0.2 近零碳建筑 nearly zero carbon building

适应气候特征与场地条件,在满足室内环境参数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降低建筑用能需求,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建筑蓄能,符合本标准第3.2.33.2.4条或8.4.6条规定的建筑。

 

2.0.3 零碳建筑 zero carbon building

适应气候特征与场地条件,在满足室内环境参数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降低建筑用能需求,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建筑蓄能,在实现近零碳建筑基础上,可结合碳排放权交易和绿色电力交易等碳抵消方式,符合本标准第3.2.5条或8.4.7条规定的建筑

 

2.0.4 全过程零碳建筑 whole process zero carbon building

在满足零碳建筑技术指标的基础上,通过采用低碳建材、低碳结构形式和材料减量化设计,可结合碳排放权交易和绿色电力交易等碳抵消方式,建筑建材、建造和运行全过程的总碳排放量不大于零的建筑。

 

2.0.5 基准建筑 reference building

用于计算建筑降碳率的标准比对建筑。

2.0.6 区域district

以居住、办公、医疗、商业、教学等功能为主且具有清晰物理边界的地理范围。

2.0.7 低碳区域 low carbon district

综合考虑区域内的建筑及周边环境、能源结构、市政基础设施、交通等因素,优化区域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统筹降低区域用能需求,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可再生能源、蓄能、碳汇,实现年运行碳排放符合本标准第3.3.1条规定的区域。

 

2.0.8 近零碳区域 nearly zero carbon district

综合考虑区域内的建筑及周边环境、能源结构、市政基础设施、交通等因素,优化区域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统筹降低区域用能需求,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可再生能源、蓄能、碳汇,实现年运行碳排放符合本标准第3.3.2条规定的区域。

2.0.9 零碳区域 zero carbon district

综合考虑区域内的建筑及周边环境、能源结构、市政基础设施、交通等因素,优化区域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统筹降低区域用能需求,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可再生能源、蓄能、碳汇,可结合碳排放权交易和绿色电力交易等碳抵消方式,实现年运行碳排放量不大于零的区域。

 

2.0.10 基准区域 reference district

用于计算区域降碳率的标准比对区域。

 

2.0.11 建筑碳排放强度building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intensity

在设定计算条件或实际运行条件下,年供暖、通风、空调、照明、生活热水、电梯、插座与炊事等终端能耗和建筑本体及周边可再生能源系统发电量,按碳排放因子换算为碳排放量后,两者的差值与建筑面积的比值。

2.0.12 建筑降碳率building carbon dioxide reducing ratio

基准建筑碳排放强度和设计建筑碳排放强度的差值,与基准建筑碳排放强度的比值。

2.0.13 区域人均碳排放量 district carbon emissions per capita

设定计算条件或实际运行条件下,用于满足区域自身功能而产生的区域碳排放量与区域总人数的比值。

2.0.14 区域降碳率district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ratio

基准区域碳排放量和设计区域碳排放量的差值,与基准区域碳排放量的比值。

2.0.15 直接碳排放direct carbon emissions

建筑与区域运行阶段用于满足功能需求的直接燃烧化石能源带来的碳排放。

 

2.0.16 间接碳排放indirect carbon emissions

建筑与区域运行阶段的外购电力、外购热力、外购冷力等产生的碳排放。

2.0.17 隐含碳排放embodied carbon emissions

建筑使用的建材生产与运输、建筑建造、建筑拆除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

2.0.18 碳抵消 carbon offset

用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源和增加温室气体吸收,用来实现补偿或抵消其他排放源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建筑或区域碳抵消可通过绿色电力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非技术措施实现。

 

2.0.19 绿色电力 green power

在生产电力的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的电力。

 

2.0.20 绿色电力交易 green electricity trade

用以满足电力用户购买、消费绿色电力需求,以绿色电力产品为标的物的电力中长期交易。

2.0.21 碳排放权交易 carbon trade

履约机构、非履约机构或个人通过交易的方式获得或出售碳信用产品,从而促进全社会温室气体减排、控制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市场机制。

 

2.0.22 碳排放因子 carbon emission factor

用于量化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的生产或消耗的活动系数,表示单位材料或单位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例如每单位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排放量、每单位购入使用电量所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等。

2.0.23 光伏建筑一体化 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BIPV

光伏发电设备作为建筑材料或构件应用于建筑上的形式,也称建筑集成光伏发电系统。

2.0.24 电气化率 electrification rate

终端电力能源消费与区域终端全部能源消费的比值。

2.0.25 碳汇 carbon sink

在划定的范围内,绿化、植被从空气中吸收并存储的二氧化碳量。


 

 

3 技术指标

3.1 室内环境参数

3.1.1 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室内热湿环境参数应符合表3.1.1规定。

3.1.1筑主要房间室内热湿环境参数

室内热湿环境参数

冬季

夏季

温度(

≥20

≤26

相对湿度(%

≥30

≤60

注:1 冬季室内相对湿度不参与设备选型和能效指标的计算。

2 当严寒地区不设置空调设施时,夏季室内热湿环境参数可不参与设备选型和能效指标的计算;当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不设置供暖设施时,冬季室内热湿环境参数可不参与设备选型和能效指标的计算

3.1.2 居住建筑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新风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的规定。公共建筑的新风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规定。

 

3.2 建筑碳排放指标

I 低碳建筑

3.2.1低碳居住建筑的建筑碳排放强度应不高于表3.2.1规定的限值。

3.2.1低碳居住建筑碳排放强度限值(kg CO2/m2 a)


上一篇 : 民政部将开展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
下一篇 : 国资委:央企要有力有序推进碳达峰方案落地
江西省科协网站
江西省住建厅网站
中国建筑学会网站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网站
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联系电话:0791-86256517;地址: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省政府大院机械大厦9楼;邮政编码:330046;备案号:15693441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