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强调的“工匠精神”
发布日期:2023-11-28 来源:《学习时报》2023年11月27日第2版

习总书记强调的“工匠精神”

3.png

工匠精神,本指手艺工人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理念,即对生产的每道工序和产品的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工匠精神”,深入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为建设制造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6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振兴实体经济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经之路,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命脉,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力量。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要正确认识实体经济与工匠精神的辩证关系,振兴实体经济的核心精神驱动力在于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于振兴实体经济。在振兴实体经济过程中要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深刻领悟工匠精神的本质与内涵,通过培育与弘扬精益求精的“匠人”理念进而将工匠精神打造成当代中国的一种新型文化软实力,为振兴实体经济凝聚精神动力。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创新的主战场,是保持国家竞争实力和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工匠精神作为中国制造品质革命之魂,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精神力量。落实制造强国战略,要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把中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的目标,就必须不断传承、发展和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

2019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技能选手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青年是工匠精神的继承者与发扬者,青年对知识技能的热爱将全面推动全社会对工匠精神的价值认同。工匠精神只有在青年心中筑牢根基,才能不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生根发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中绽放绚丽之花。当前,我国技术型人才存在缺口,要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实施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紧扣需求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办好技工院校,完善技术工人职业发展机制和政策,使更多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大国工匠不断涌现。广大青年要积极学习职业知识技能,以大国工匠为人生目标,才能将自身理想与社会需要结合到一起,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建设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队伍、打造大国工匠、培育新时期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工匠精神是工业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工人自我完善,推进深化企业结构改革,加快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核心精神驱动力。其独特价值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社会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才能确保经济平稳发展,巩固我国经济新发展格局,成就中华民族复兴伟业。

2022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中强调,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面向未来,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领先地位,率先实现产业变革,就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培育创新型技术人才作为国家发展新阶段的重要任务,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以工匠精神为指引,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刻苦充实专业知识技能,不断锤炼自身技术本领,提升创新创造能力,快速适应新时代产业变革和创新创造的新要求,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推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创新创造加快制造强国步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3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参观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时强调,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一件一件来,久久为功,做出更大成绩。工匠精神并不只局限于制造业,在艺术行业、教育行业均具有重大意义。各行业亟待培育一批新时代“工匠型人才”。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具有“专”和“精”的突出特点,对于民族精神文化传承具有特殊意义。在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文物修复专业人才能够在严谨细致的实操过程中感受到中华5000多年文化魅力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对于提升业务能力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工匠型人才”,积极学习、弘扬、培育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涵。当代“工匠型人才”要守“匠心”、习“匠术”、明“匠德”,以大国工匠为目标,在追求自身价值中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上一篇 : 防水:国务院重点治理行业协会组织经营者实施垄断!
下一篇 : 李强出席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并讲话
江西省科协网站
江西省住建厅网站
中国建筑学会网站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网站
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联系电话:0791-86256517;地址: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省政府大院机械大厦9楼;邮政编码:330046;备案号:15693441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