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网
由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发布首个社会保障性住房——百子湾公租房(燕保·百湾家园)。项目位于北京市东四环外广渠路,紧邻地铁7号线化工站,遥望CBD。项目占地9.39万平米,总建筑面积47.33万平方米,共有12栋住宅楼,总住户达4000户。项目于2019年建成后,屡次被媒体和网友称为“最美公租房”,目前入住率已经超过七成。
MAD建筑事务所从2014年开就始进行社会住宅研究,以“社会住宅的社会性”为议题,调研各国社会住宅的历史发展和设计。马岩松也曾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建筑大学任教时,以此为课题发起讨论,鼓励年轻学生对理想居住展开想象。同年,北京市保障房中心邀请MAD设计百子湾公租房。作为事务所的第一个社会住宅项目,MAD希望能够在具体实践中突破常规,用设计推动中国社会住宅创新,让空间和建筑服务于人,庞大的社区消融于城市和居民的生活,唤醒住宅的社会性,解决目前中国城市快速发展中关于居住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夜色中的百子湾公租房 ©存在建筑拥有社区内最大绿化面积的二层平台、屋顶绿化通向城市道路的社区街道 ©田方方© 存在建筑 阳光权 在较高容积率同时户型较小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每个房间满足东西南各向的日照,设计采用三岔式的楼型,将走廊设置在北边,保证每家每户都有阳光照射,同时走廊也提供了保暖功能。总平面图© 韩大王(ArchDaily)© 韩大王(ArchDaily) 立体社区 首层功能还给城市后,MAD将二层留给社区居民内部使用,形成一系列立体的屋顶绿化,一条环形跑步道将六个街区再重新环抱成一个整体,变成一个巨大的公园,串联着健身房、羽毛球场、儿童游乐场、生态农场、社区服务中心等多种面向住户的社区功能。红色跑道串联六个街区,多个廊桥连接飘层公园 ©存在建筑首层街道上一排排绿树 ©存在建筑二层平台的活动空间 ©CreatAR Images空中健身房 ©CreatAR Images 漂浮花园 除了二层“飘浮”公园外,MAD在首层、建筑各个错层、半开放灰空间以及屋顶都留有不同尺度的景观,在城市中心较高密度的保障性住房的设计中,也保证绿化率达到47%,让在这里居住的人们能享受更舒适的生活,更加贴近自然。圆形下沉剧场衔接首层灰空间和二层公园 ©田方方二层平台上郁郁葱葱的绿化环境 ©田方方 开放街区 打开社区围墙,引入城市道路。12栋住宅楼分成六个组团,一个大地块被拆分成六个小街区。首层临街空间作为生活服务配套,将引入便利店、咖啡店、餐厅、幼儿园、便民诊所、书店、养老机构等一系列丰富的功能,社区生活融入城市,城市尺度更加宜人。首层空间预留多功能配套设施空间开放式街区组成城市肌理,尺度更加宜居 ©田方方社区街角的超市 ©朱雨蒙傍晚,在百湾家园遛狗的居民 ©朱雨蒙 山形围合 建筑平面呈Y字形,且顶层退台式的设计让建筑群形成高低错落的“山”形。楼与楼的连接组成一团团半围合式空间,宜人的尺度为空间带来了家的亲切感及归属感。建筑简洁的白色立面、起伏的山形屋顶丰富了城市天际线。远眺百子湾公租房 ©朱雨蒙提取建筑形态设计的社区导视系统 户型设计 百子湾公租房主要有40平方米、50平方米、60平方米三种面积的六种装配式户型、四种超低能耗户型。室内采用轻质涂装板作为分隔墙体,便于检修,也为之后装修改造提供便利。两种开敞式适合年轻人的户型跃层户型适合家庭入住 产业化 & 环保节能 百子湾公租房项目达到了80%以上的产业化生产,建筑结构单元、室内采用装配式装修体系,皆为工厂预制,高效环保。建筑模块都是工厂做好,再运输到项目基地安置,减少工地施工带来的污染。装配式建造可以降低造价,并提高住宅建设质量。社区内有两栋示范性超低能耗建筑(又被称为“被动式住宅”)。此类住宅采暖制冷能耗低,建筑节能率达到90%以上。建筑室内温湿度适宜,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隔声效果;高效的热回收新风系统设计,同时提升室内的空气品质。建筑和室内装修采用装配式体系施工现场安置预制的建筑模块 参与百子湾公租房的设计引发MAD更深入思考中国居住问题。马岩松在《人民日报》报道中表示:“无论是一个这样的住宅社区,还是城市中的大剧院、美术馆,项目的成功最后还是要落到对人的关怀。” 中国的现代住宅区规划始于50年代的计划经济时期。受到了苏联“微型住区”的影响,尺度大且封闭的“单位大院”成为了中国城市居住的基本形式,大院的模式也延续到了今天。随着改革开放,90年代的住宅商品化浪潮推动,住宅成为了批量化生产的定制商品。人,本应是居住的最核心。居住关乎生活尊严、社会公平。百子湾公租房提出保障房社区融入城市生活的理念,通过立体社区引入街道,同时最大化绿化空间和公共配套,并将朴素美学和人性化的社区空间作为住房精神的核心,是迈。《百湾百态》 插画艺术家:RUIS锐兮 ArchDaily x 现场© 韩大王© 韩大王© 韩大王© 韩大王© 韩大王© 韩大王© 韩大王© 韩大王© 韩大王© 韩大王© 韩大王© 韩大王© 韩大王© 韩大王© 韩大王 【公租房能不能创造梦想生活?】 “‘千城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住宅长得都差不多。”著名建筑师马岩松说,“设计保障房的挑战特别大,有很多限制,户型小、成本低,所以很长时间里,保障房只满足了功能需求。但今天,我想给他们一个梦想的生活。”在北京百子湾这片能容纳4000户居民的公租房小区里,马岩松计划拆掉围墙,把城市街道引入小区;立体设计的小区拥有充分的绿化面积,居民能在楼与楼之间的连廊跑步健身;小区中央有一个阶梯式的圆形小广场,路灯一亮,人人都能站到舞台中央……“社区自建特别重要,设计师只是创造了一个舞台,至于以后这个舞台上演什么,就由住在这里的人继续创造”。
ArchDaily x 现场